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国政协常委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标题:携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们致力于推动“十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会上,14名全国政协常委发表讲话。政协常委进行分组讨论。全国政协常委们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极协商建言。在或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质量发展为主题。车俊常委提出,要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拉动资源有效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生产力发展,不加快提高科技自力更生水平,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强化使命担当的战略使命,推动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着力研究更多基础技术和前沿技术。强大的国内市场是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基础。常委王世杰代表国民党中央发言会议提出,要强化服务消费法律保障,完善服务消费配套政策和标准体系,转变服务消费场景和平台载体,培育服务消费新动能和多元化供给,激发服务消费后劲,打造“十五”发展新契机。吴为山代表民盟中央讲话的主题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他认为,基础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战略基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构建“普教融合、因材施教”的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文化基础扎实、素质优良的普通高中教育。以及追求进一步学术研究的愿望。还要结合产业特点、学生兴趣等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十五五’期间,要把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文化支柱产业建设作为汽车的两个轮子和鸟的翅膀,依靠数字化智能赋能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再调整,实现文化健康发展繁荣。”陶开元常委代表中央民主促进会在讲话中建议,要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作用,推动文化产业从要素驱动向转型升级。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专注于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焦宏常委代表农工中央发言提出,要加快完善健康优先体系,全面推进健康影响评估评估,形成“把健康融入各项政策”的工作机制。完善宗旨统一、政策连贯、信任信息互联、监管协调等机制,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调发展和管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拓展浸润和区域均衡布局。 “十四五”以来,我国不走生态绿色发展优先道路,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存在感、幸福感、安全感显着提升。侯茂峰常委代表志高致辞党中央提出,“十五五”期间,我们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切实保护我国美丽自然生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形成马林与自然有害共存的美丽中国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常委张桃林在分组讨论中表示,面对粮食需求增长与资源约束趋紧等矛盾挑战,必须坚持不懈夯实粮食安全基础。要加强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格局相适应,组织好新一轮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工作。注重保护和提升农场品质,持续推进土地治理修复和高标准农场建设切实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和气候抵御能力。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对高油大豆等优质农产品实行分级定价和存储,更好调动农民和主产区积极性。